华体会入口秀山:以茶興業 以茶富民
暮春三月,秀山縣宋農鎮茶農們已背著竹簍穿行在梯田般的茶壟間,指尖飛舞間,將裹著晨露的嫩芽收入簍中。
經過精心培育,這片三年前的茶苗如今已舒展成漫山遍野的翡翠長廊。在楊家坡茶山,茶農王大姐的竹簍已堆起嫩綠的茶青。她雙手翻飛,精准掐取“一芽一葉”的初展芽頭:“第三年的茶樹長得壯實,芽頭比去年更肥壯。”
在秀山,像王大姐這樣的熟練工每日可採鮮葉4至8斤,收入從120元到240元不等。
正午時分,新採的茶青被迅速送往坪壩村的白茶加工廠。技術員王師傅操控著殺青機:“四年生茶樹氨基酸含量更高,殺青必須更精細。”
“三年前種下茶苗時,我們就與農戶簽訂保底收購協議,如今每畝收益突破6000元。”公司負責人姚桂菊介紹,近年來,宋農鎮以打造山地特色高效農業強鎮為目標,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產業發展模式,以閑置土地流轉、就近吸納務工、土地入股等多種方式,引導鼓勵農戶積極參與白茶產業發展,今年預計帶動當地村民戶均增收4000元。
宋農鎮地處武陵山腹地,海拔500至800米的山地氣候與富硒土壤,為四年生白茶賦予獨特的鮮爽滋味。近年來,當地新建標准化茶園、推廣綠色種植技術,打造“秀山白茶”區域品牌,將“綠色產業”轉變為村民的“綠色銀行”。
“從茶苗到茶青,四年時間見証了村民從‘輸血’到‘造血’的轉變。”宋農鎮產業發展服務中心負責人田雪瓊表示,目前宋農鎮已成型且能夠產茶的基地共有4個,發展茶葉種植3000余畝,配套了3個加工廠房,下一步計劃再擴種500畝,讓茶香飄得更遠。(胡程)
人民網重慶4月1日電 (記者胡虹)記者從長江沿岸鐵路集團重慶有限公司獲悉,4月1日凌晨2時許,在滬渝蓉沿江高鐵宜昌至涪陵段(以下簡稱:宜涪高鐵)李寺村大橋施工現場,隨著第一個承台的澆筑完成,標志著宜涪高鐵重慶段進入主體工程全面施工階段。 施工現場。…
人民網重慶3月31日電 (陳琦) 3月31日,來自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消息,华体会該院泌尿腎病中心與華西醫院泌尿外科/腎臟移植中心通力合作,首次攻克了ABO血型不相容移植的世界性難題。該研究首次通過酶處理技術將B型血腎臟“變身”為通用O型血腎臟,並將其成功移植到一名腦死亡患者身上。…
人民網重慶3月30日電 (陳琦)“附近工地夜間施工發出轟鳴聲”“家背后的危岩掉落石頭有安全隱患”……近日,重慶多地群眾通過人民網“領導留言板”留言,反映身邊的“憂心事”。接到群眾的留言后,重慶相關部門高度重視,迅速回應,切實解決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