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交流互鉴 推动茶禅文化申报华体会平台国家级非遗
【大公报讯】记者黄慧北京报道: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茶禅学会理事长、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释养立(圆图)在接受大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茶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信物,“禅茶一味”是宗教中国化的实践,建议推动中国茶禅文化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升大众精神品质,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
释养立介绍,茶禅文化是以茶为载体,融合禅宗哲学、礼仪规范、艺术审美和生态智慧为一体的复合型文化体系,通过茶事活动实现修身养性、明心见性的生命境界。其不仅包括茶的种植、制作、品饮等物质文化层面的内容,还涵盖了禅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修行方法以及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追求。华体会下载“自唐朝以来,茶禅文化对世界茶文化和茶道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直接催生了日本茶道和韩国茶礼,值得注意的是,它们都是在其国内的禅宗寺院形成的。”
释养立称,在当代,中国茶禅文化得到了极大发展,2022年,浙江径山寺“宋式茶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每年12月21日,被定为“联合国世界禅修冥想日”,显示了禅文化的普世性。
释养立说,1993年,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樸初联合社会各界成立了中国茶禅学会,发展为“中日韩黄金纽带”的重要媒介。
中国茶禅学会拟与茶禅文化起源地江西,共同将茶禅文化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真诚希望文旅部非遗司能对此给予高度重视和支持。